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曳光彈
曳光彈tracer)由於彈尖有一層含有(phosphorus)或者(magnesium)的塗料,因此在射出槍管後由於彈頭以高速衝過大氣,於是在彈尖形成高溫而點燃這些礦物塗料,因此彈頭在飛行中會發亮,並在光源不足或黑暗中顯示出彈道。
使用曳光彈的好處在於能夠協助射手於光源不足或黑暗中修正彈道,然而雙刃之一體兩面也就是會暴露出射手的位置,因此遭到目標還擊或逃脫。針對這一點彈藥製造商也提出新的解決方式,就是讓彈藥的火藥減量,透過降低彈頭初速到「延遲」點燃彈頭易燃物質的方法,這樣一來曳光彈就會在飛離槍口一段距離後才會開始指示彈道。不過凡事均有兩面性,因為曳光彈說穿了就是以普通的實心全金屬包覆彈頭加上磷鎂塗料改製而成的,亦即也具備同樣的殺傷力,然而在推進火藥減量後彈頭不論在威力、初速以及有效距離上就約略打折扣。曳光彈

M856曳光彈在靶場的射擊實況。
美國與北約的曳光彈頭基本上以(strontium)混合鎂進行彈道指示,並且透過鎂的燃燒作用形成燃燒效果;所謂「穿甲燃燒彈」(armor-piercing incendiary ammunition)就是在銅皮包覆鋼外層增加這一層塗料;俄羅斯中國人民解放軍傾向使用(barium)作為彈道指示顏色,亦即在戰況下如果曳光彈呈現綠色,就是來自俄羅斯或中國的曳光彈;如果是亮紅色就代表彈頭來自美國或北約組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